女王 调教 中医针灸学习题集(三)
1.下列操作属于提插泻法的是女王 调教
A 频率快
B 提插幅度大
C 操作时间长
D以上齐是
E先深后浅
试题分解:提插补泻:泻法:针下得气后,先深后浅,轻插重提,提插幅度大,频率快,操作时间父老为泻法。频率慢,提插幅度小,操作时间短,先浅后深,为补法。
2.下列对于晕针的措置不正确的是
A 赐与饮温滚水或糖水
B宽衣解带,珍贵御寒
C 可刺东说念主中、素髎、内关、足三里等穴
D使患者平卧,头部举高
E 立即罢手针刺,将针一齐起出
试题分解:晕针是在针刺调养中患者发生的晕厥表象。措置应立即罢手针刺,将针一齐起出。使患者平卧,珍贵御寒,轻者伏卧已而,给饮温滚水或糖水后,即可收复平方。重者在上述措置基础上,可刺东说念主中、素髎、内关、足三里,灸百会、关元、气海等穴,即可收复。若仍不省东说念主事,呼吸渺小,脉细弱者,应配合其他调养或选定急救样式。
3.下列适用于皮肤任意部位腧穴的进针智商是
A 夹持进针法
B提捏进针法
C 指切进针法
D舒张进针法
E单手进针法
试题分解:舒张进针法:用押手拇、食二指将欲针刺腧穴部位的皮肤向两侧撑开,使皮肤绷紧,刺手持针,使针从押手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本法主要用于皮肤任意部位腧穴的进针。
4.对毫针泻法的施展空幻的是
A 出针时摇大针孔而不按为泻法
B进针时针尖迎着经脉循行来的标的刺入为泻法
C针下得气后,捻转角度大,使劲重,频率快,操作时间长为泻法
D进针时疾速刺入,多捻转,逐步出针者为泻法
E 病东说念主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为泻法
试题分解:捻转补泻泻法:针下得气后,捻转角度大,使劲重,频率快,操作时间长,集中拇指向后、食指上前(右转使劲为主)者为泻法。提插补泻泻法:针下得气后,先深后浅,轻插重提,提插幅度大,频率快,操作时间父老为泻法。疾徐补泻泻法:进针时疾速刺入,多捻转,逐步出针者为泻法。迎随补泻泻法:进针时针尖迎着经脉循行来的标的刺入为泻法。呼吸补泻泻法:患者吸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为泻法。开阖补泻泻法:出针时摇大针孔而不按为泻法。
5.关联针刺部位消毒的施展空幻的是
A 用75%乙醇棉球擦抹
B先用2%碘酊涂擦,稍干后,再用75%乙醇棉球擦抹
C 用戊二醛溶液擦抹
D 从腧穴部位的中心点向外绕圈消毒
E 消毒后要保持洁净,防患再行浑浊
试题分解:戊二醛溶液常用来消毒平直和毫针战役的针盘、针管、针盒、镊子等,针刺部位的消毒一般选定75%乙醇。
6.侧伏坐位顺应取
A头部一侧、脸颊及耳前后部位的腧穴
B身体侧面腧穴和上、下肢部分腧穴
C 脊背、腰骶部、腹部的腧穴
D 前头、排场和颈前等部位的腧穴
E 背面和项、背部的腧穴
试题分解:侧伏坐位顺应取:头部一侧、脸颊及耳前后部位的腧穴。
7.侧卧位顺应取
A头部一侧、脸颊及耳前后部位的腧穴
B 身体侧面腧穴和上、下肢部分腧穴
C 脊背、腰骶部、腹部的腧穴
D 前头、排场和颈前等部位的腧穴
E 背面和项、背部的腧穴
试题分解:侧卧位顺应取:身体侧面腧穴和上、下肢部分腧穴。
8.下列不可用隔蒜灸调养的病证是
A 瘰疬
B 疮疡已溃
C 疮疡初起
D 肺痨
E 痈肿初起
试题分解:隔蒜灸用鲜大蒜头,切成厚约0.2~0.3cm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捣蒜如泥亦可),置于应灸腧穴或患处,然后将艾炷放在蒜片上,燃烧施灸。待艾炷燃尽,易炷再灸,直至灸完端正的壮数,一般5~7壮。本法有清热解毒、杀虫等作用,多用于调养瘰疬、肺痨及肿疡初起等病证。
9.下列不属于艾灸的是
A 太乙针灸
B 隔蒜灸
C温针灸
D 悬起灸
E白芥子灸
试题分解:灸法种类繁多,证实灸法所用的材料,可将常用的灸法分为艾灸法和其他灸法。艾灸法主要以艾绒为材料,包括艾炷灸、艾条灸、温针灸、温灸器灸;其他灸律例使用艾绒除外的其他材料,常用的包括灯火灸、天灸(如白芥子灸、蒜泥灸、斑蝥灸等)。
10.下列为施灸的禁忌证的是
A乳痈初起
B 瘿瘤
C妊妇的腹部
D脱肛
E 泄泻
试题分解:施灸的禁忌:1.对实热证、阴虚发烧者,一般均不顺应灸治。2.对排场、五官和有大血管的部位以及要津活动部位,不宜选定瘢痕灸。3.妊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也不宜施灸。4.一般空心、过饱、非常疲钝和对灸法忌惮者,应慎施灸。5.对于体弱患者,灸治时艾炷不宜过大,刺激量不可过强,以防晕灸。一朝发生晕灸,应立即罢手施灸,并作念出实时措置,其智商同晕针。
11ABCD11.下列灸法珍贵事项空幻的是
A 艾炷应先小后大
B 壮数应先少后多
C 施灸也应珍贵补泻的操作智商
D 先灸阴部,后灸阳部
E 先灸上部,av女友后灸下部
试题分解:施灸的先后律例古东说念主对施灸的先后律例有明确的条款。《令嫒要方·针灸上》纪录:“凡灸领先阳后阴····先上后下。”《明堂灸经》也指出:“先灸上,后灸下;先灸少,后灸多。”临床上一般是先灸上部,后灸下部,先灸阳部,后灸阴部,壮数是先少尔后多,艾炷是先小尔后大。但在寥落情况下,则可酌情而施。如脱肛时,即可先灸长强以收肛,后灸百会以举陷。因此不可过于安定。
12.化脓灸属于下列的
A 其他灸法
B 悬起灸
C实按灸
D 曲折灸
E 平直灸
试题分解:化脓灸又称瘢痕灸,是平直灸的一种。瘢痕灸别号化脓灸。施灸时先将所灸腧穴部位涂以小数的大蒜汁,以加多黏颂扬刺激作用,然后将艾炷置于腧穴上,用火燃烧艾炷施灸。每壮艾炷必须燃尽,裁撤灰烬后,方可连续易炷再灸,待端正壮数灸完截止。施灸时由于艾火烧灼皮肤,因此可产生剧痛,此时可用手在施灸腧穴周围轻轻拍打,借以缓解难受。在平方情况下,灸后1周把握,施灸部位化脓变成灸疮,5~6周把握,灸疮自行病愈,痂皮零散后而留住瘢痕。因此,施灸前必须征求患者甘愿互助后,方可使用本法。临床上常用于调养哮喘、肺痨、瘰疬等慢性恶疾。故选拔E。
13.瘢痕灸的施展不正确的是
A 灸后1周把握,施灸部位化脓变成灸疮
B 每壮艾炷不必燃尽,燃剩1/4时应易炷再灸
C 常用于调养哮喘、肺痨、瘰疬等慢牲恶疾
D 施灸前先在所灸腧穴部位涂以小数大蒜汁
E 选用大小顺应的艾炷
试题分解:A,C,D,E都是正确的,B应该为每壮艾炷必须燃尽,裁撤灰烬后,方可连续易炷再灸,待端正壮数灸完截止。
14.雀啄灸属于下列的
A平直灸
B曲折灸
C 艾条灸
D艾炷灸
E 天灸
试题分解:雀啄灸是指施灸时,艾条燃烧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并不固定在一定的距离,而是像鸟雀啄食相同,一上一下施灸。故正确选拔为C。
15.有温补肾阳作用的是
A 隔姜灸
B 隔蒜灸
C隔盐灸
D隔附子饼灸
E 瘢痕灸
试题分解:隔附子饼灸有温补肾阳等作用。多用于调养命门火衰而致的阳痿、早泄或疮疡久溃不敛等病证。
16.有温胃止呕作用的是
A 隔姜灸
B 隔蒜灸
C 隔盐灸
D 隔附子饼灸
E瘢痕灸
试题分解:隔姜灸有温胃止呕、散寒止痛的作用,常用于因寒而致的吐逆、腹痛以及风寒痹痛等病证。
17.下列关联拔罐的操作不当的是
A 留针拔罐时应幸免碰压针柄
B拔罐起小泡无需措置
C 留罐经过中出现难受不可减压放气
D起罐时不可旋转罐具
E动作要稳准轻快
试题分解:拔罐操作时要作念到动作稳、准、轻、快;患者体位要舒畅,拔罐后不要转移体位,同期拔多个罐时,罐间距离不宜太近;拔针罐时应幸免碰压针柄;留罐经过中,若出现难受可减压放气或立即起罐;起罐时不可强拉或旋转罐具,以免引起难受或毁伤。用火罐时应珍贵勿灼伤或烫伤皮肤。若烫伤或留罐时间太长而皮肤起水泡时,小的毋庸措置,仅敷以消毒纱布,防患擦破即可。水泡较大时,用消毒针将水放出,涂以烫伤油等,或用消毒纱布包敷,以防感染。
18.下列部位不顺应用走罐法调养的是
A 大腿
B腰臀
C肩胛
D头部
E脊背
试题分解:走罐法亦称推罐法或拉罐法。拔罐时先在施术部位的皮肤或罐口上,涂一层润滑油,再将罐拔住,然后,医者用右手持住罐子,进取、下或左、右需要拔的部位,走动鼓动,至所拔部位的皮肤红润、充血,甚或,瘀血时,将罐起下。此法适用于面积较大,肌肉丰厚部位,如脊背、腰臀、大腿等部位。
19.一般用留罐法时的留置时间是
A15~20分钟
B 10~15分钟
C20~30分钟
D5~10分钟
E3~5分钟
试题分解:留罐法又称坐罐。将罐吸附在体表后,使罐子吸拔留置于施术部位,留罐的时间视拔罐后皮肤的反映与患者的体质而定,一般为10~15分钟,然后将罐起下。此法是常用的一种智商,一般疾病均可专揽,况且单罐、多罐齐可专揽。
20.以下病证不宜进行拔罐的是
A 体弱疲钝
B 瘀血痹阻
C闪挫扭伤
D 水肿患处
E感冒感冒
试题分解:皮肤过敏、溃疡、水肿及腹黑大血管散播部位,不宜拔罐;高热抽搐者,以及妊妇的腹部、腰骶部位,不宜拔罐;有自觉性出血倾向疾患、高热、抽搐等谢却拔罐。
21.下列拔罐法为调养丹毒首选的是
A刺血拔罐法
B 留针拔罐法
C闪罐法
D 走罐法
E 留罐法
试题分解:刺血拨罐法又称刺络拔罐法。将施术部位的皮肤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或皮肤针叩刺出血后,再将火罐吸附于点刺的部位,使之出血,以加强刺血调养的作用。出血量视病情而定,少则几滴,多则3~5mL。一般刺血后拔罐留置10~15分钟。多用于热证、实证、瘀血证及某些皮肤病,如神经性皮炎、痤疮、丹毒、扭伤、乳痈等。
22.下列关联电针取穴正确的是
A 身体同侧腧穴构成1对,选3~4对穴位为宜
B身体同侧腧穴构成1对,选1~3对穴位为宜
C 证实病情选拔腧穴,不拘把握,穴数不限
D身体把握两侧腧穴构成1对,选3~4对穴位为宜
E身体把握两侧腧穴构成1对,选1~3对穴位宜
试题分解:配穴处方电针法的处方配穴与针刺法换取。一般选用其中的主穴,配相应的辅穴。多选同侧肢体的穴位配对,以1~3对穴位为宜。
23.下列病证不错用三棱针散刺法调养的是
A 局部血肿
8 发烧
C急性吐泻
D中暑
E 眩晕
试题分解:散刺法又称豹纹刺,是对病变局部周围进行点刺的一种智商。证实病变部位大小的不同,可刺10~20针以上,由病变外缘环形向中心点刺,以促使瘀血或水肿得以摈斥,达到祛瘀生新、通经活络的盘算推算。此法多用于局部瘀血、血肿或水肿、顽癣等。
24.下列病证不宜用三棱针调养的是
A疳证
B昏迷
C 咽痛
D 痔疮
E 高热
试题分解:三棱针疗法具有通经活络、开窍泻热、消肿止痛等作用。凡多样实证、热证、瘀血、难受等均可专揽。较常用于某些急症和慢性病,如眩晕、高热、中暑、中风闭证、咽喉肿痛、目赤肿痛、顽癣、疖痈初起、扭挫伤、疳证、痔疮、顽痹、头痛、丹毒、指(趾)麻痹等。故选拔D。
24.用于迁延、止痛、缓解肌肉痉挛宜选用
A 疏密波
B断续波
C 锯齿波
D) 疏波
E密波
试题分解:贯穿波中的密波易产生扼制效应,常用于止痛、迁延、缓解肌肉和血管痉挛等。
25.调养痿证、瘫痪宜选用
A 疏密波
B 断续波
C 锯齿波
D 疏波
E 密波
试题分解:断续波,常用于调养痿证、瘫痪等。
26.耳穴风溪主治
A指、腕部难受
B 咳嗽、胸闷、便秘
C 荨麻疹、过敏性鼻炎
D忘记、神经病弱
E声息沙哑、失语
试题分解:风溪在耳轮结节前方,指区与腕区之间,即耳舟1区、2区接壤处。主治:荨麻疹、皮肤瘙痒症、过敏性鼻炎。
27.位于耳垂正面中央部,即耳垂5区的耳穴是
A 舌
B 颌
C 牙
D 眼
E内耳
试题分解:眼在耳垂正面中央部,即耳垂5区。主治:急性结膜炎、电光性眼炎、麦粒肿、假性近视。
28.位于在屏间切迹内,耳甲腔的前下部,即耳甲18区的耳穴是
A肺
B 三焦
C 皮质下
D 内分泌
E气管
试题分解:内分泌在屏间切迹内,耳甲腔的前下部,即耳甲18区。主治:痛经、月事不调、更年期玄虚征、痤疮、间日疟、甲状腺功能减退或亢进症。
29.位于耳屏游离缘下部顶端,即耳屏2区后缘处的耳穴是
A 屏尖
B屏间前
C肾上腺
D 下屏
E 外耳
试题分解:肾上腺在耳屏游离缘下部顶端,即耳屏2区后缘处。主治:低血压、风湿性要津炎、腮腺炎、链霉素中毒、眩晕、哮喘、休克。
30.位于耳背中央部,耳背3区的耳穴是
A耳背肝
B 耳背脾
C 耳背肺
D 耳背肾
E 耳背心
试题分解:在耳背中央部,即耳背3区的是耳背脾。
31.调养周围性面瘫,应选拔的头穴线是
A 顶颞前斜线
B顶颞后斜线
C 顶旁2线
D颞前方
E 颞后线
试题分解:颞前方在头的颞部,从胆经颔厌穴至悬厘穴的连线。主治:偏头痛、知道性失语、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和口腔疾病。
32.额中线的定位是,在头前部
A 从上星穴上前引一条长1寸的线
B 从上星穴向后引一条长1寸的线
C 从神庭穴上前引一条长1寸的线
D 从神庭穴向后引一条长1寸的线
E 从眉冲穴向后引一条长1寸的线
试题分解:额中线在头前部,从督脉神庭穴上前引一直线,长1寸。主治:癫痫、疯疯癫癫、鼻病等。
33.耳穴“耳尖”的主治病证是
A发烧、高血压、急性结膜炎
B 呃逆、荨麻疹、皮肤瘙痒症
C 胃肠痉挛、心绞痛、胆绞痛
D 泻肚、痛经、失眠
E 盆腔炎、附件炎、痛经
试题分解:耳尖在耳郭上前对折的上部顶端处,即耳轮6区、7区接壤处。主治:发烧、高血压、急性结膜炎、麦粒肿、牙痛、失眠。
34.耳穴“交感”的主治病证是
A 发烧、高血压、急性结膜炎
B呃逆、荨麻疹、皮肤瘙痒症
C 胃肠痉挛、心绞痛、胆绞痛
D 泻肚、痛经、失眠
E 盆腔炎、附件炎、痛经
试题分解:交感在对耳轮下脚结尾与耳轮内缘相交处,即对耳轮6区前端。主治:胃肠痉挛、心绞痛、胆绞痛、输尿管结石、自主神经功能交加。
35.奇穴的描摹错 误的是
A 对某些病证有寥落疗效
B不在十四经循行线上
C是在“阿是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D 某些奇穴是多个穴点的组合
E有固命称号和位置
试题分解:奇穴是指未包摄于十四经穴畛域,但有固命称号和位置的教育效穴,统称“经外奇穴”,简称“奇穴”。奇穴是在“阿是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类腧穴的主治畛域相比单一,多半对某些病证有寥落疗效。奇穴的散播较为分离,有的在十四经循行涌现上,有的虽不在十四经循行涌现上,但却与经络系统有着密切关联;有的奇穴并不是指一个穴点,而是多个穴点的组合,有的虽名为奇穴,但本体即是经穴。历代对奇穴纪录不一,也有些奇穴在发展经过中被归入经穴。
36.关联阿是穴的施展空幻的是
A 可调养局部病痛
B无固定位置
C 惟有一个穴位
D压痛取穴
E 又称为天应穴
试题分解:阿是穴又称天应穴、不定穴等,所以压痛点或其他反映点行为刺灸的部位,既不是经穴,又不是奇穴,而是按压痛点取穴。这类穴既无具体称号,又无固定位置,多位于病变近邻,也可在与病变距离较远方。阿是穴无一定数量。
37.腧穴的分类,可分为
A十二经穴、奇穴、阿是穴
B 十二经穴、奇穴、特定穴
C 十二经穴、奇穴、五输穴
D 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
E十四经穴、奇穴、特定穴
正确谜底: 试题纠错
试题分解:
腧穴可分为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三类。
38.下列属于腧穴寥落作用的是
A 外关调养上肢不遂
B 中脘调养胃痛、吐逆
C 合谷不错调养痛证和头面部病证
D 三阴交调养下肢不遂
E令内关既可调养心动过速、又可调养心动过缓
试题分解:寥落作用指某些腧穴具有双向的良性调理作用和相对的特异性调养作用。所谓双向的良性调理作用,指并吞腧穴对机体不同的病理现象,不错起到两种相背而有用的调养作用。如天枢可治泄泻,又可治便秘;内关在心动过速时可降速心率,心动过缓时又可擢升心率。此外,腧穴的调养作用还具有相对的特异性,某些腧穴可相对特他乡调养某些病证,如大椎退热、至阴纠正胎位等。
40.在五输穴中属“金”的是
A少海
B中渚
C 商丘
D大陵
E少府
试题分解:阴经的井荥输经合属木火土金水女王 调教,阳经的井荥输经合属金水木火土。少海是心经的合穴属水。中渚是三焦经的输穴属木。商丘是脾经的经穴属金。大陵是心包经的输穴属土。少府是心经的荥穴属火。故正确的选拔C。
本站仅提供存储工作,扫数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存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